关注听力健康,欢迎来到2024中国国际助听器及听力康复耳医疗展览会官网

新闻资讯

展会新闻 合作媒体 行业新闻
老年人及时佩戴助听器可避免老年痴呆
作者:助听器展 来源:网络 访问:365 时间:2022-03-28

中国传统观念中,一直以为“人老耳背”属于正常,不到万不得已都不会愿意花时间、精力和金钱与验配中心进行听力检查,更不愿意花费几千甚至几万元去购买助听器。

WHO统计,约有三分之一的65岁以上老年人有残疾性听力损失。而身为子女的我们从未关注到父母听力下降的问题。我们会发现父母上了年龄后和我们说话声音很大,像在吵架;看电视,或者手机视频,声音放的也很大;有时候我们说东,他们说西,感觉不在一个频道上。其实,这就是父母的听力在慢慢下降的结果。

在中国,大家都习惯于得了病才去想着怎么治,国外人都是在没得病之前想着怎么预防和早期发现,观念差异很大。尤其是父母,一方面很多不和子女在身边,或者不愿意让子女破费花钱,也是能凑合就凑合,导致听力越来越差。听力下降以后,怕和别人交流不畅,或者闹笑话,就越发不爱说话,到最后,不仅听力越来越差,连语言交流能力都越来越弱,性格孤僻,不爱交际,反过来导致大脑脑丘体得到的外界刺激越来越少,越来越不敏感,导致反应迟钝,甚至引发老年痴呆。

那么老年人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助听器呢?

正常情况下,声波可以通过两种路径传入内耳即气传导和骨传导。气传导是我们所熟知的声波经耳廓由外耳道传递到中耳,再经听骨链传到内耳。其中,空气振动引起耳鼓膜振动,再引起内耳的内、外淋巴液产生振动,螺旋器完成感音过程,听神经产生冲动,传递给听觉中枢,经大脑皮层而“听到”声音,其声音产生的本质是源于空气振动。当听觉器官不健全或听觉传导过程中某些器官组织发生病变或老化时,就会导致失聪或听力下降,此时,可借助助听器补偿听力损失。气传导助听器本质上是一种声音放大的康复器械,即当声音强度不足以使听力障碍的人听到声音时,便借助于助听器将声音放大后再传入中耳鼓膜。但是,气传导助听器并没有改变声音传导途径,对某些听障症状是不适应如耳道闭锁、耳膜穿孔、听小骨机械损伤、耳道炎症、耳道分泌物堵塞等。临床研究表明,相当一部分老年人使用气传导助听器感觉“吵”,从而不愿意佩戴。这种现象根本原因在于器官老化(比如鼓膜塌陷)导致声音传导变异,即所听到声音已经发生畸变,称之为听觉失真。对于听觉失真老年人,不仅听不清声音,严重时还可导致烦躁、性格孤僻等精神功能障碍。上述分析可解释为什么老年人常说助听器“吵”而不愿意佩戴气传导助听器的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气传导助听器与老年人不适应。值得说明的是,目前气传导助听器技术水平较高,尤其是采用了多通道响度补偿、宽动态压缩等全数字芯片处理技术后,其语音处理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气传导助听器本身并不“吵”,而是这类老年人不适应气传导助听器。

解决上述不适应问题的最佳方法是选用并佩戴骨传导助听器。骨传导是指声波通过颅骨、颌骨等振动传到内耳,骨传导中声波无需经过外耳和中耳也可以传递到内耳,也不会因为空气扩散而影响到他人。骨传导助听器是一种基于颅骨振动而感知声音的助听器,例如自己可以听到自己咬牙,自己听到自己说话都属于骨传导声音拾取。由于采用人体颅骨传导、感知声音,因此,听觉器官老化或病变一般不会影响声音传导,从而可显著提升助听效果。